低合金钢的金相组织图片鉴定及分析
低合金钢的定义
低合金钢是相对于碳钢而言的,是在碳钢的基础上,为了改善钢的一种或几种性能,而有意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。加入的合金量超过碳钢正常生产方法所具有的一般含量时,称这种钢为合金钢。当合金总量低于5%时称为低合金钢。合金含量在5-10%之间称为中合金钢;大于10%的称为高合金钢。低合金钢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1870年,一种碳含量0.64~0.9%和铬含量0.54~0.68%、抗拉强度685Mpa、弹性极限410Mpa钢,第一次被采用于工程结构,建造了跨度158.5m的拱形桥梁。
你或许需要了解一下中碳低合金结构钢调质处理等级金相图谱(1-8级)
Q:
试样是在实验室模拟的,室温组织是铁素体(铁素体金相组织图)和珠光体(珠光体金相组织图),Gleeble上进行,工艺情况是从室温加热至750℃,保温2min后,水冷。经4%硝酸酒精腐蚀之后,初步觉得是铁素体和屈氏体,但放在500X下显示,觉得是铁素体和小块状的珠光体,铁素体晶粒上还有细小的絮状的黑色的碳化物。不知道这种分析是否恰当,有没有更加全面的分析结论。塑性好,但强度很低,请各位达人帮忙下~
100X的金相图片
200X的金相图片
500X的金相图片
A:
组织会不会是铁素体和粒状的贝氏体呢?看图片上,感觉是存在的
750加热?请问你那个是什么钢种啊?钢的AC3是多少啊?试样是多大的啊?750应该没奥氏体化,还是原来的组织,只是渗碳体变粗大了!
低碳低合金钢,碳含量0.14,AC3 797.2℃,试样是Φ10×120mm,还没有达到奥氏体化的温度,但从组织上感觉,会不会有粒状的贝氏体呢? 但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温度不是低于珠光体吗? 或者还是组织就是铁素体和珠光体,只不过珠光体转变没完成,
屈氏体的形貌首先就不符合啊
应该还是原来的组织,你有没有原始样品啊,把原始样品照照晶相,做下对比,有助于分析。
珠光体中的片层状碳化物球化了,而且发生了明显的偏聚。
工艺类似于球化退火。
那偏聚现象是怎么产生的?能解释下吗? 工艺处理的时候,是在Gleeble中,卸掉真空后,喷水冷的,这卸真空的过程中,是不是会对试样产生影响
碳化物偏聚其实是系统为了降低能量自发产生的。在高温条件下,碳在动力学上具备了扩散的条件,就会发生扩散,碳化物会向一起偏聚,就产生了你照片上的现象。这在高温服役的珠光体耐热钢上是非常常见的组织劣化现象。
对于后面的真空卸真空的过程,取决于过程的冷却速度,这个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。
组织有没有可能是F+B+M,跟它的CCT曲线组织对比有相似的地方
Ac3为 797.2℃
那么750℃应该是出于两相区
保温时的组织是F+A
冷却时F保留,就看A都转变成什么了,有些位置像粒贝,0.14C 水冷不大可能出现珠光体,黑色颗粒不好辨别,可能是碳化物
应该是F+粒贝
金相腐蚀有点深,重新腐蚀下看看
你的材料是什么,知道含C量,大致就可以判断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什么样的组织,白色的是块状铁素体没错,黑色感觉是层片状珠光体,一般用500倍或1000倍光镜看一看
750算是压温,而且保温两分钟,只是很少量的珠光体在晶界和片层处首先溶化,在随后的水冷中应该是生成了马氏体,腐蚀时被腐蚀成较深颜色(晶界的小黑圈)。其余还是原来组织。
版权属于:景通仪器 - 国内领先的显微镜与显微数字成像解决方案供应商
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ipmv.com/blog/2614/